文献记载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”。在过往数期的图说建安中,我们走遍建安,为您讲述了留存建安大地的文化遗址遗迹。从这些文化遗址、文物档案中探寻建安的厚重文化和悠长古韵。今天,我们和你一起看建安当代的地标建筑,从中感受新时代建安的万千气象和朝气蓬勃。梁思成说,建筑实物得到保存,各时代所产生的文化证据得到保存。图说建安,亦以文字图片留存了当下建安的文化证据。
01
建安阁

 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建安阁建成于2021年5月,阁高25.17米,25寓意为“建安”年号历史存续25年(公元196年—220年),17寓意为公元2017年许昌县撤县设区。阁内共展示了百位建安历史名人,根据历史年代划分为七大板块,从高士许由到现代人民公仆楷模杨水才,时间跨度四千多年。建安阁采用汉代建筑风格,共五层,飞檐斗拱,汉韵浓厚,庄严肃穆,矗立在北海之滨,与南山遥遥相望,蔚为壮观,是建安区标志性的文化地标。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02
许昌体育会展中心


体育会展中心项目位于魏武大道以东、许州路以西、福盛街以南、新元大道以北,占地506亩,建设“两场三馆一中心”(32000座乙级体育场、8000座甲级体育馆、1500座乙级游泳馆、展览健身馆和体育运动中心)。功能定位是集竞赛、演出、会展、体育训练、体育培训、全民健身、奥林匹克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,可承办国家级单项赛事和省级综合性运动会。目前,“莲花”造型已展露“芳容”。建成后,将填补我市无大型比赛场地的空白,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对外开放水平。
03
郑许市域铁路

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 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郑许市域铁路是连接郑州航空港区与许昌东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。始建于2017年,建安区内设有农大路站、新元大道站、昌盛路站等站点。市域铁路通车后,将施行“高密度、短编组”的公交化运营,郑许全程约1小时,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,极大方便沿途百姓出行,带动沿线产业发展及人口聚集,对推动郑许一体化发展,打造集文化体育、休闲娱乐、便捷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经济起着重要作用。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04
许昌北站


高铁北站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。许昌北站建成通车,打开了许昌直接通往合肥、上海等华东地区的大门,是河南省米字型铁路的重要一笔,也是一条促进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大动脉。许昌高铁北站站前区域建设有以如意湖为主体的水系项目,项目总占地面积577.5亩,水域面积157亩,项目融合莲花、铁路轨迹、老河道及麦田等元素,塑造场地印象、多元功能及文化相互促进,构建出源于自然、优于自然的生态景观,现已成为许昌靓丽的北大门和会客厅。
05
北海公园

 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北海公园是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示范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,与芙蓉湖、鹿鸣湖、灞陵湖、秋湖湿地并称“五湖”,总占地1500亩,其中水域面积600亩,绿地面积900亩,开挖整修河道2.7公里,设计蓄水能力60万立方米,承担着向中心市区河湖水系补水的功能。公园由北海、中海、南海、东海四部分组成,从北到南、延伸至东,蜿蜒柔洄,犹如一条龙的图腾,龙泉街、聚贤街、文峰大道、莲苑路四桥飞架寓意着龙腾四海。北海公园已成为水美建安、绿色建安的特色名片。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06
饮马河


相传三国时期,曹操派大军挖成此河,从双洎河引水进城,许下屯田练兵得到了水源补给,士兵们时常牵引马匹在河边饮水,饮马河由此得名。
2015年,许昌市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,实现了清潩河、饮马河、青泥河三大水系连通,形成了“河畅、湖清、水净、岸绿”的水生态景观。饮马河连通工程总长7170米,占地1907亩,作为兼顾旱涝问题的弹性河道景观系统,将河流功能与两岸城市充分融合,营造古都水链,让河流与城市共呼吸。
07
清潩河

 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清潩河是许昌市内颍河的最大支流,上游分南北两支,北支为潩水河,南支为石梁河。2014年建安区开启清潩河水系景观提升改造工程,以“理水、兴文、聚人”为建设理念,理水,即生态引领,开展污水整治、建设生态廊道;兴文,即复兴许昌历史文化、凸显城市特征;聚人,即以人为本,满足各类人群需求。2015年改造后的清潩河实现蓄水通水。
' fill='%23FFFFFF'%3E%3Crect x='249' y='126' width='1' height='1'%3E%3C/rect%3E%3C/g%3E%3C/g%3E%3C/svg%3E)
08
建安舫


建安舫是位于北海公园东北部临水处,是北海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船舫全长19.5米,总建筑面积51平方米,分作船首、中舱、尾舱三段,船首有石板与池岸相通,临水耸起,恰似小舟乘浪航行,碧波荡漾;中舱略低,临水观景,风光秀丽;尾舱分为上下二层,有楼梯相通,可供登高怀古,凭栏远眺。船舫整体设计理念为“突出建安文学,彰显建安风骨”,在舫内匾额、楹联以及室内书画装饰上,均以“三曹”“七子”相关诗词作品和体现三国文化的书画为主,以体现简洁疏朗、深远沉静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气息。
梁思成说这些美的存在,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,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,在“诗意”和“画意”之外,还使他感到一种“建筑意”的愉悦。
希望你能从建安今日的建筑实物中,感受到美,领略到美。
|